编者按

由于价格闯关失败以及89年的风波,经济改革再一次陷入了低潮,间接调控的提法消失了, “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再一次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潮,双轨价格的摩擦很严重,不利的形势把加快价格改革的思维打翻在地。“鸟笼经济”的比喻再一次被官方媒 体肯定,经济体制改革一度停止不前。

整顿经济秩序

1988年9月26日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正值价格闯关失败期间,物价上涨,但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得继续深入下去,这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会议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 指导方针,强调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并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使有条件的企业真正放开经营, 二是认真完善承包制,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试点和发展企业集团试点。

经济整顿篇

改革造成社会不公

1988年的“价格闯关”被认为是1978年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失控,十三届 三中全会后,中央提出“宏观调控,治理整顿”的方针,开始了严厉的宏观调控。此次失利,对全国民众的改革热情是一次重大的挫败,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到损害 的民众对“价格双轨制”下大发横财的“官倒”更为痛恨,并由此产生了“改革造成社会不公”的印象。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自1981年以来规模和力度最大的、针对私营企业的整顿运动开始了。整治首先是从对私营企业的偷税漏税打击开始的,然后是开始清理整顿国营体系外的新兴企业。

或交出厂子或外逃

来自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使很多私营老板产生极大的恐慌心,当时距离“文革”还不太远,人们仍然对十多 年前的极左年代记忆深刻。10月16日的《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承认,“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的个体工商户申请停业或自行歇业,成了社会的一个热点话 题”。刘永行回忆说,那一年大环境很紧张,没有人愿意来私营企业工作。

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冲击,一些人主动地把工厂交给了“集体”。27岁的蒋锡培,他也把自己投资180万元的 电缆厂所有权送给了集体,由此获得了“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红帽子”。在杭州对非定点冰箱厂一片喊打声中,李书福慌忙把自己的“北极花”冰箱厂捐给当地乡 政府,然后带上一笔钱去深圳一所大学读书去了。

在民间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则出现企业家外逃小高潮,除了最知名的万宝邓韶深之外,还有胡春保、余振国等。根据新华社记者顾万明的报道,到1990年3月为止,广东全省共有222名厂长经理外逃,携款额为1.8亿元。

企业陷入三角债怪圈

宏观调控所造成的经济骤冷,对通货膨胀下的投资过热确是起到了遏制的效应,但却让所有的商业活动变成一局乱 棋。首先,匆忙恢复计划性调控,造成商品从过热徒然变成滞销。更严重的是,因为政策的紧缩变动,企业之间原本正常的货物和资金往来瞬间紊乱,资金的循环拖 欠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怪圈,于是“三角债”成为经济界的头号难题。

1989年初,在民营企业发达的浙江省,企业之间互相拖欠贷款造成资金全面紧张,工厂没钱备料,商业无款进 货,外贸收购压单,不少企业停工停产。到3月末,全国企业超过正常结算期的拖欠总额已达1085亿元,再加上一些没有列入托收承付的拖欠,其数额远远超过 了政策的商业信用范围。

这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那些反应不太灵敏的国营大型企业。亚洲最大的重型机器制造厂——齐齐哈尔富拉尔 基重型机器制造厂因“三角债”拖累,被迫熄火停产,走投无路的厂长接连两次给国务院总理李鹏发了告急电报。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公司,因“三角 债”搞得帐无存钱,库存无煤,公司只好在20万职工中发动集资解困,总经理李华忠在集资大会上含泪鞠躬,久久不起。

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

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过热的经济趋于平稳,各项经济指标大大降了下来,人们在改革上变得缩手缩脚,尽管中央提出了浦东开放,并重申海南特区政策不变,但是,在总体的发展思路上,各级官员仍然摸不透未来的方向。

2月15日至3月22日,上海《解放日报》根据邓小平退出政坛后在上海的讲话,先后发表三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提出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敢冒风险,大胆改革,不要在囿于姓'社'姓'资'的诘难。

这组社论甫一刊登,便在一派沉闷的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它并未标出思想的来源,便引起一些人士的指责和 围攻。某杂志在4月20日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 义事业。"另一本杂志推出《重提姓'社'与姓'资'》一文,说:"一切不愿做双重奴隶的中国人,在改革大道上前进时,有责任也有权力问一问姓'社'姓'资 ',时刻提防不要偏离改革的方向。"

结束姓'社'还是姓'资'讨论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 重要讲话。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 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 “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 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此次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结束了姓'社'还是姓'资'之类的讨论。 同时,邓小平南巡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随后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被认为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争当现代企业试水者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 见》的出台,改变了中国的政策环境,使很多人看到了商业活动的前途,大批原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和各方面能人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 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家。

92年崛起的企业家如今被称作92派,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的代表。

改革篇

长三角经济新飞跃

从1984年起,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提出:要振兴上海,重点是向杭州湾和长江南 北两翼展开,创造条件开发浦东,筹划新区建设,并制定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此后,上海加快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可行性研究。1990年初,时任上 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向邓小平提出开发浦东的战略设想,得到重视和支持。

1990年3月初,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源。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浦东开发启动之后,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中外金融机构纷纷踏上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外商投资逐年增加。一个外 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开始奇迹般地崛起,带动了全上海以及长江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由此成为新上海的象征,也成为20世纪90年 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面世

1989年12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镕基召开了一次上海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当时背景下的金融改革问题,其中主要有两个议题:一个是要不要和如何引进外资银行,另一个是要不要和如何建立证券交易所。

在那次会议上,朱镕基拍板确定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并由李祥瑞(交通银行 行长)、贺镐圣(上海体改办主任)和龚浩成(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组成“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建小组”。 三人小组办事机构设立在了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金管处,当时的方针是:国际上要大力宣传;国内不做宣传或少做宣传,不主动宣传,避免分歧意见产生。

经过筹备小组成员的努力,历时半年的准备工作之后,199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考虑到上海市目前已有一定的证券交易量,以及开发浦东之后交易量增加的趋势,同意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0年11月26日上交所创立,12月19日开业,朱镕基致开业辞,尉文渊敲锣开市。

先生孩子后领证

其实早在上交所挂牌之前,深交所就开始了筹备工作。

1989年,深圳市政府决定筹建深圳证券交易所。禹国刚和王健负责筹备工作,当时筹备组的条件很差,连个像样的办公地方都没有,他们租了国贸大厦的几间仓库,当作筹建办公室。

上海即将开市的消息,在深圳引起了连锁 反应。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深圳一直在向中央申请开办证券交易所,迟迟未得回复。尉文渊在上海一阵紧锣密鼓,让深圳人不再坐等。11月22日,深圳市委书记 李灏约见深交所筹备组负责人禹国刚,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市?”禹答,“如果你们今天拍板,我们明天就开业”。

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抢在上海之 前“试开市”。由于当时还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正式批文,深圳就没有像上海那样大张旗鼓。由于仓促抢跑,深市在交易工具上也没法跟拥有电脑交易系统的沪市相 比,股市第一天成交安达股票8000股,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深交所的正式批文在1991年7月才下达,7月3日,全国人大常 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李灏等人都热热闹闹地出席了“开业仪式”。

政府力推股份制改造

1986年以后,股份制改革开始吹响了冲锋号。全国各种类型的股份制企业 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深圳市在1986年10月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将赛格集团公司、建设集团公司、物资总公司等六 家市属大型国有企业作为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市政府向这六家企业派出董事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时任深圳市市委书记的李灏主张用股份制作为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极力主张引进现代企业公司制度来改造企业经营管理。

1988年4月1日,深圳发展银行在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上开始了最早的证券交易。随后深圳市国投证券部和中行证券部相继开业,万科、金田、安达、原野(世纪星源的前身)等也陆续发行了股票并上柜交易。

王石上街摆摊叫卖

当时,万科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利润留成比例、人力和资金调配等方面和上级主管公司有很大的分歧,万科正处在十字路口,王石是为摆脱上级干扰,积极响应深圳大型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万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在1988年12月,发行2800万股,每股一元。王石亲自带队上街推销股票,他在深圳的闹市区摆摊设点,走街串巷叫卖股票。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营业。1991年1月29日,万科股票(0002号)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结 语


  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长时间的整顿经济秩序,对企业造城强烈的打击,经济一蹶不振,徘徊不前的改革,终于在92年迎来了春天,92年以后,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