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 "视察南方的谈话"带来了一次大的思想解放,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结束了长达多年的"姓资姓社" 争论。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 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体制篇

朱镕基一次性拆掉9座小庙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 定》,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更名的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截至 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人。

1997年12月底,朱镕基在一次讲话中道出苦衷:他正在操作国务院机构改革,找几十位部长逐个谈话;没有一位部长主动表示自己的部门该撤;长时间坐着谈话使他过度疲劳,每次站起来都很困难。

1998年的"两会"闭幕式,意气风发的朱镕基豪情万丈地说哪怕前面有地雷阵,有万丈深渊,也要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年,外电曾评价改革闯进两大雷区:一是国企改革,一是机构改革。

朱镕基一次性拆掉9座小庙,9个专业经济部门一并撤销或降格变成行业协会。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设计的政府机构框架逐渐消解。

分税制改革:中央重获利益分配主动权

上世纪90年代,中央财政财源枯竭,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即当时人们常讲的"两个比重"逐年下降,财政陷入困境,中央财政连续多年出现被动性的财政赤字。

1993年4 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正式批准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决定朱镕基负责几项重大改革方案的领导工作。朱镕基历时74天东奔西走,南征北战,苦口婆心,终于和地方政府谈下来了。

分税制方案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 力。1994年,中央的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就猛增200%,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但财政支出占全国总支出比例比上年只增加2个 百分点。

分税制的推行是改革史上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它带来的最重要的结果,是中央在经济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中重新获得主动权。

汇率并轨:中国对外贸易崛起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94年之前,官方牌价是1美元兑5元多人民 币,但是外汇调剂市场是1比8元多,黑市价更高,在1992、1993年投资高涨时,1比10你都换不到美元。这就给"官倒"以巨大的牟利空间,1987 年的外汇价差是500亿,1993年这个数字可能翻了1倍。

朱镕基在1993年底宣布自1994年元旦起取消双轨制,实现汇率并轨。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 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双轨制的结束减少了经济运行的中间成本,人民币从此迈出了按市场定价的脚步,中国的出口则立即受益,外贸在当年就由 赤字转为黑字。从此,中国走上了以外贸拉动发展的道路。

327国债事件:管金生沦为阶下囚

1995年2月,传财政部要以148元的面值兑付327国债,而不是132元。"证券教父"管金生却率领万 国证券做空。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2月23日,中经开公司率领多方借利好掩杀,一直攻到 151.98元。随后万国的同盟军辽国发突然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10分钟后涨了3.77元!

管金生急红了眼,什么都不顾了。16时22分,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 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万亿元,接近中国1994年 国民生产总值的1/3!

当晚上交所紧急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无效。第二天,万国证券发生挤兑。几天之间,"证券之王"管金生沦为领刑16年的阶下囚。3个月后国债期货市场关闭。

"福利分房"时代终结

1998年3月29日,时任总理朱镕基答中外记者问,当记者问及住房制度改革时,朱镕基作了如下答复:住房的建设将要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们必须把现行的福利分房政策改为货币化、商品化的住房改革,让人民群众自己买房子。

紧接着,朱镕基宣布:"整个房改方案已酝酿了三年多。我们准备今年下半年出台新的政策,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为商品化。"朱镕基的话,宣布了"福利分房"时代的终结。从此,中国的住房分配,完全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

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党政机关停止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国企上市:起死回生

1995年,"中国改革风云人物"、首钢的周冠五因受经济犯罪牵连黯然下台。继任者毕群后来描述盛况下的首钢是"一团乱麻"。法国《新观察家》周刊这样描述首钢:它什么都经营,钢铁、面条、自行车、医院、杠铃、大衣、饭店、计算机,公司还拥有一家银行、一支船队。

1996年,预算内国企的净销售利润率降低到历史最低点。1996年,国企破产总计6232家,超过了过去 9年的总和。同年,由于上海"退二进三"(退出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的城市战略转型,上海失业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53%——而这仅是登记失业 人数。60万纺织职工(主要是女性工人)下岗分流。

1996年,大型国企开始大面积上市,两大股市代替国家财政成为向国企输血的工具。仿佛天上掉下大馅饼,依靠全面扶持国有企业的"指标配额制"的上市机制,国企获得了起死回生的"最后一把米"。

改革人物篇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 意见》的出台,改变了中国的政策环境,使很多人看到了商业活动的前途,大批原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和各方面能人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 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家。

92派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的代表。

中国第一辆民营企业制造的汽车

1998年,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李书福把"吉利豪情"的市场价定在4.79万元,成为当时中国最便宜的"电喷车"。这是吉利造出的第一辆自有品牌汽车,也是中国第一辆民营企业制造的汽车。

然而尴尬的是,这个"偷偷"生下的孩子并不能拿到它的"身份证",更不能在市场上销售。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刚出生的孩子即将被扼杀在摇篮里。

正是由于这样多年不懈的努力和积极争取,终于在2001年国家经贸委公布的汽车目录上出现了吉利的车型,这意味着吉利汽车获得了造车的资格,真正的成为了中国民营造车的开始和标志。此后,中国诞生了多家民营汽车企业。

改革遇挫篇
中国企业史上 "崩溃之年"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保持 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增长。但那些超速发展而对风险毫无预警的著名企业都纷纷倒下,秦池崩盘、巨人大厦停工、三株分崩瓦解 ...... 这一年成为中国企业史上一个"崩溃之年"。

央视标王瞬间陨落

1990年3月,山东 省潍坊市临朐县秦池酒厂注册成立。1994年,秦池以沈阳为突破口,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实施滚动式销售,年度销售额突破1亿元。1995年11月8日,秦池以6666万元获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5秒黄金标版,成为第二届标王。 1996年,秦池的销售额从前一年的3.2亿元猛增至9.5亿元,被评为中国明星企业。同年11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的第三届广告段位招标会上,秦池以3.2亿元的天价夺为标王,这一数字相当于1995年秦池全年利润的6倍多。

1997年初,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彻底把秦池从"标王"的宝座上拉了下来。报道像滚雷一样迅速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秦池遭遇到了最猝不及防的一击,从此一蹶不振。

2000年7月,一家酒瓶帽的供应商指控秦池酒厂拖欠300万元货款,地区中级法院判决秦池败诉,并裁定拍卖"秦池"注册商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几亿元打造的商标却以几百万元的价格抵债。

三株口服液:迅速崛起又迅速崩溃

1994年8月,吴炳新和其儿子共同创立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三株口服液同时 研制成功,第一年的额就达到1.25亿元,1995年以自己创立的四级体系挺进农村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一年后销售额达到了80亿元,在其鼎盛时期,把三 株开到了全国各地,注册了600多个子公司,销售人员达到15万多人,紧接着公司开始向医疗、精细华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行业,兼并20多家厂。

正如其迅速崛起一样,三株的失败,来得是那样突然。三株的决策失误和管理失控,播下了日后衰落的种子。而在危机事件管理中一味强调自身利益、忽略公众感情和消费者权益的态度和行为,更直接引发了三株帝国的迅速崩溃。

1998年3月,湖南常德一老汉因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和三株公司打起了 官司,全国媒体以《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为标题进行密集报道,至此三株全面爆发,销售额急剧下降,帐目出现亏损,工厂停产,社会传言三株已向有关 方面申请破产;到1999年,常德官司尽管胜诉,但赢了官司,输了市场,三株在全国所有的办事处和工作站全部关闭,疲态尽显,2000年的市场上三株产品 几乎绝迹了。

改革创新篇
时代开始骤变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在恶劣的大环境下,那些超速发展而对风险毫无预警的著名企业都纷纷倒下,这一年成为中国企业史上一个"崩溃之年"。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大批互联网业的兴起,将中国带进了"互联网元年"。这一年,时代开始骤变。

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博士生33岁的张朝阳创办了爱特信ITC网站,次年2月,推出搜狐网站。6 月,宁波人,26岁的丁磊在广州创立了网易公司,员工3人,办公面积8平方米。9月,30岁的王志东用四通利方40%的股权换回了650万美元,后来人们 会知道这种钱叫"风险投资",还会发现,它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强大驱动作用。10月,四通利方体育沙龙上出现了一篇著名的帖子《大连金州没有眼泪》。次 年12月,四通利方与美国华渊资讯网合并,新网站取名叫"新浪"。

这一年处在北京中关村的联想公司在过去12个月里卖出43万台电脑,超过IBM成为全球认可的中国市场销量第一。

拨云见日,黑暗已去。然而正如作家凌志军所评述的:微机制造商的辉煌只不过是过去多年奋斗的结果,而互联网公司的出现才是新世纪的曙光。

结 语

  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总体规划,是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这次会议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处发展,极大地推 动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1993年-1998年,中国在金融、财税、房地产等领域实行了全面的改革,明确了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为经济 全面走向市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