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路: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之路
编者按:
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历程中,有一条既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他人,既是史上,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之路。这条中国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创新,也是中国人民的集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书写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近一时期,国内外学术界纷纷热议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学者们发表了一批理论阐释文章,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等视角多维探讨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宣讲家网现精选部分文章,以供大家学习研究参考。中国之路: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之路
“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的结论很清楚:照搬别国的经验,从来都不能成功。过去我们照搬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不能成功,今后如果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也不可能成功。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根据中国国情的自主创
新发展之路才是一条成功之路。为了保证未来我们发展战略的决策成功,防止发展战略的决策失误,中国必须坚持自己创新的、独特的党和国家集体领导决策制度和机制。【详细】
中国道路破解了一系列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难题
中国道路,与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有着根本区别。从制度前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根本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基
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从指导思想上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重视宏观调控,强调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
处。从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来看,包括许多西方学者在内的研究表明,中国道路所以成功,在于它不仅拥有一个“大政府”,而且拥有一个“好政府”。所有这
一切,与新自由主义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推行私有制为基本的政治经济前提、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的“小政府”构成了根本区别。此外,中国道路还有一些鲜明的
特点,如出口导向型政策、高储蓄率和投资率、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等。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中国道路的主要内涵。【详细】
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的十个特征
中国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是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扩大市场化的范围,逐步放开价格管制。从提出“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详细】
中国梦为何选择中国道路
道路问题是个政治问题。道路奠基于政治制度,反映着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选好中国发展道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