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过:你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谁在谈,话语的强弱是由话语者地位的强弱所决定的。西方国家近二三百年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其话语也自然占了主导地位。回顾当年欧洲人灭绝美洲的印第安人,其解释就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年欧洲人贩卖黑奴,其解释就是那个时代谁都这么做;当年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贪婪掠夺,其解释就是为了传播现代文明;后来的种族主义、种族隔离,也都经过了详尽和“理性的”论证。今天,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我们有必要追溯历史,还历史本来的面目。




张维为:澄清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认知盲点

“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源于西方的观念,只要不被滥用,都是好东西。中国人民过去反抗西方列强的欺辱,坚持的也包含这些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它 们的内涵。这些观念今天已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在中国走向富强的进程中,它们还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应该确立一个前提:这些观念作为世界人民的 共同财富,其解释权也属于各国人民,而绝非少数西方国家。【详细】

西式民主化政治的常见性和易发性

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大力推行的西式民主化政治,其实质就是竞争性选举;而当世界范围内的西式民主化政治不如预期甚至出现政治衰退的时候,他们也绝不会 从“根”上加以反思,即他们所奉行的、所推行的西式民主化政治是否在理念上、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不符合其他国家国情的民主化理论和民主化政 治?例如,因“历史的终结”而一炮走红的福山说,民主的失败,与其说是在理念上,倒不如说是在执行中。这里,福山和其著名的“历史的终结”论一样,再一次 暴露了其理论修养的不足。世界范围内的西式民主政治的危机,决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民主执行问题,而是流行的民主理论、民主观念本身的问题。【详细】

西方如何看待当代民主危机
简单地说,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普遍呈现出一种现象,就是两个极端现象的共存,一方面是公众对民主制度的普遍冷漠,另一方面是西方社会的激进化。公众对民主的冷漠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例如,发达国家的选举投票率一直不高,民众并不认为民主与自身利益有很高的相关性。但社会的激进化则是最近的发展。西方 社会在上世纪60年代,社会曾经出现激进化,但此后社会就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很长时间里,激进化一直被视为是非西方世界发展中社会的现象。【详细】

西方的民主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
实行民主政治的前提是社会上必须有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互相妥协的精神。如果谁也不想妥协,又视法律为儿戏,这一派强调宪法的这几条, 那一派强调宪法的那几条,谈不拢就上街用暴力相威胁,那么所谓“社会契约”就是一张废纸。健全的社会需要法制,而法制需要遵法的意识。虽然泰国的民主实践 已80多年了,迄今看来还是处于既超前又落后的状态,完善的过程仍然很艰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