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本期微专题,宣讲家网站从法律体系、法治政府、司法体制和法治观念四个方面选取了一组文章,展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增强我们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敬请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 张德江: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局,责任重大光荣,任务艰巨繁重。[详细]

  • 袁曙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个重大论断是对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以来法治建设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的深刻揭示...[详细]

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
  • 依法治国背景下司法改革的路径选择

    当前中国的司法改革具有良好的先决条件。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司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司法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详细]

  • 从六方面重点建设法治政府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法治政府的本质就是实施法律,足见建成法治政府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四中全会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六个基本要求: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这与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依法行政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是更加准确,也更加全面。[详细]

司法体制不断完善
  • 司法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法学专家感言新进展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法机关一直走在不断推进、深化司法公开的路上——人民法院将审判公开延伸到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各方面;检察机关依法公开办案程序、复查案件工作规程、诉讼参与人在各诉讼阶段的权利和义务、法律监督结果等;公安部明确提出建立互联网执法公开平台,全面公开执法信息...[详细]

  • 司法体制改革的四项重要使命

    2014年10月20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以法治建设为主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其中,司法改革将是一个重要议题。从现代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我国法依法治国的经验教训来看,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独立,促进司法公正为民,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详细]

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 以公正执法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从邓小平同志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到本次四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建设始终与改革如影随行,法治在我党治国理政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如今,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详细]

  • 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在全社会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信仰,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