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来的“新鲜事儿”
编者按: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3日在京闭幕。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部署。此次会议有何亮点?宣讲家网以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为话题,盘点此次会议亮点所在,敬请关注。

12月22日至23日,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关注农业现代化、农村改革问题,土地流转将是重点。【详细】
201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小青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各种结构性矛盾也在累积。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凸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亟待破解。

“当前要关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给农业带来的双重挤压。”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近年来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 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已不同程度低于我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这相当于“天花板”往下压,“地板”往上升,中间的空间越来越小。

李国祥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为新时期农业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明确了思路。”【详细】

会议强调,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详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 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