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来的“新鲜事儿”
编者按: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3日在京闭幕。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部署。此次会议有何亮点?宣讲家网以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为话题,盘点此次会议亮点所在,敬请关注。
201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小青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各种结构性矛盾也在累积。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凸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亟待破解。
“当前要关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给农业带来的双重挤压。”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近年来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 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已不同程度低于我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这相当于“天花板”往下压,“地板”往上升,中间的空间越来越小。
李国祥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为新时期农业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明确了思路。”【详细】
会议强调,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详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 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详细】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盘点
相关文章
- 习近平牵挂的十一件农事 涉农村改革、粮食安全等
- 土地确权: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启动
- 激活农村改革“一池水”
- 新一轮农村改革如何破题
- 王东明: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深化农村改革
- 农村改革最核心的是产权改革
- 农村改革“开闸”:多省份相继推出土地确权时间表
- 农村改革三大主攻点
- 新一轮土地改革必须“谋定而后动”
- 陈锡文:农村土地改革不能突破三条底线
- 土地改革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伟大革命
- 聚焦:2014年土地改革凸显四大主线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土地改革试点不能抢跑
- 土地集约硬指标缘何落地“变软”
- 中国城乡土地体制沿革、现状与改革方向
- 土地流转怎样“转”?
- 土地制度改革不是动农民“奶酪”
- 对土地财政“大审计”的4个期盼
- 毛泽东在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经济学贡献
- 农民进城:能用“土地换户口”吗?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与创新方向
- 农地困局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核心追求
-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何处去?
-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
- 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 中共农村经济政策选择变迁的历史分析
- 张红宇:把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脉搏
-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新世纪中国农村改革:反思与展望
京ICP备1300262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719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293号
Copyright © 宣讲家 | 客服服务热线:010-84195119 13161404371
Copyright © 宣讲家 | 客服服务热线:010-84195119 1316140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