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拟提请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
会议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详细]
- 10-28 习近平主持17次深改组会议 "十三五"将推动改革迈...
- 10-27 “十三五”规划,中国发展的第十三个台阶
- 10-25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即 习近平讲话擘画“十三五”十...
- 10-24 习近平:“十三五”中国将创造更广阔市场
- 10-23 “十三五”将打造中国社保升级版
- 10-23 学者聚焦“十二五”展望“十三五”
- 10-16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世界怎么看
- 10-16 辉煌“十二五”:创新型国家建设稳步推进

-
系统谋划“十三五”:习近平调研最关注哪六个问题?
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详细]
-
张鹏:“十二五”成果丰硕 “十三五”值得期待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十三五”规划也即将展开。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既要面临发展,又要进行改革,还要努力在改革、稳定和发展中寻找平衡。可以说,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丰硕的成果是十分不易的。而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又将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挑战。那么,“十三五”的发展机制又是怎样的?我们将如何展开“十三五”的宏大篇章?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期待。[详细]
- 2015-08-31 14:07:35 “十三五”时期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
- 2015-08-21 09:43:21 增加直接税 财税改革或成“十三五”重头戏
- 2015-08-18 14:09:27 多数学者认为“十三五”经济增长潜力超7%
- 2015-08-17 14:23:20 “十三五”规划顶层设计渐明朗 着重六领域
- 2015-08-11 10:13:28 习式新常态引领“十三五”:经济发展向质量进军
-
党的纪律和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建设
祝猛昌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概况分析
肖宏 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副总编辑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李斌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
外媒评价近十年最重要的事:中国的飞速发展
李松林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 -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新变化
李松林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 -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哲学思考
王兆铮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
宣传贯彻“中国梦”要警惕两种“前途”
薛鑫良 中央党校机关党委原副书记 -
“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内涵与要求
张智新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新方法
刘春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
-
李松林: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
李松林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从中央到地方,各...[详细]
-
候惠勤: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候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
十八大是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令世界瞩目。习近平同志用...[详细]
-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哲学思考
王兆铮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王兆铮,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曾任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从事《中...[详细]
-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节录)
在五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总数为七百六十六亿四千万元,折合黄金七万万两以上。用这样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国家建设,这在中国的过去历史上,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政府,才可能来这样做。[详细]
-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三个文件的通知
最近我们研究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轮廓,提出一些设想,都是很初步的,现在向中央作一次汇报。现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第三个五年农业发展计划的初步设想”和“第三个五年农业发展计划中几个问题的说明”发给你们。这只是初步设想,请你们准备意见,在最近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讨论。[详细]
-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5)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详细]
-
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早在一九八三年,国务院就着手进行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零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拟定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和预测。一九八五年九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详细]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以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后十五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们将在这一时期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详细]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详细]
-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关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在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已经有了说明。现在,我受党中央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我在说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前,要说一说关于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情况。[详细]
-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
“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详细]
-
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82年)
1980年,也就是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国务院曾拟订出从1981年到1985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本轮廓和主要指标。当时,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整个国家正在紧张地进行拨乱反正,国民经济正在进一步调整,许多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必要的资料也由于十年动乱的破坏[详细]
-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八十年代,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十年。这十年,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全面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先后胜利完成了第六个五年计划和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详细]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世纪之交,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总揽全局,坚持用[详细]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