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中秋,明月皎皎,阖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而关于中秋节的由来,还有各种美丽的传说,还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中西方对圆月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宣讲家网文化博览栏目特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做客演播室,与我们一起聊一聊中秋节的美丽传说,谈一谈中秋节的文化意义。敬请关注!
专家观点
为什么秋分祭祀月亮呢?这和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的高度发达有关。古人发现,秋分这一天太阳位于赤道上空,昼夜相等,阴阳平衡。此后,白昼渐短,阳光越来越少,这表明阳气正在衰落;黑夜渐长,月光越来越多,这表明阴气越来越旺盛。我国将进入缺少阳光的冬季。【详细】
中国古人认为月亮里有一个嫦娥,一只玉兔,使得我们觉得月亮一定是美丽的,而且还有不死药,长生不老药。所以,人们每到中秋总是要祭月、赏月,希望健康长寿。这只兔子也很有意思。首先它是白色的。中国古代现实中没有白兔子,现在常见的白色家兔是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的。【详细】
当古老的祭月风俗逐步淡漠以后,合家团圆就逐步成为中秋节的新主题。我国的敬老传统就像我们的历史一样悠久。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仲秋之月敬老的习俗。儿童在中秋节也得到特殊的照顾。中秋节有许多的玩具就是专为儿童制造的,像“刮打嘴兔儿爷”等等。【详细】
中秋赏月习俗,由来已久。据《晋书》记载:晋代已经出现泛江赏月的习俗。到了唐代,举国上下风行赏月。宋代赏月风俗有更大发展。古人把中秋之夜游玩散步称为“踏八步”,其游玩兴致之所以如此之高,也不仅仅为了赏月,还为了防止疾病。
赏月是人类对于自然美的关注。通过赏月,我们人类的精神生活会得到极大的丰富。【详细】
在古代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是一个终身不嫁的处女。有个猎人偷看她沐浴,结果被她派狗咬死了。因此,在西方传统观念里,月亮、尤其是圆圆的月亮是不可看的。他们认为,看了圆月会让人发疯。由此看来,能否欣赏月亮,还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相互区别的一个文化特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