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访美】华盛顿图集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华盛顿是习近平此次美国之行的第二站。[详细]
-
【习近平访美】详解习奥会
当地时间9月25日,习近平与奥巴马在华盛顿举行会谈,这次“习奥会”都谈了些什么呢?[详细]
-
【习近平访联合国】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并发表讲话。[详细]
-
【习近平访美】出席奥巴马私人晚宴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出席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的私人晚宴。[详细]
-
习近平: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
20年前,在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达成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利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详细]
-
习近平在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上的讲话
今天在座的同胞来自美国各个方面,你们代表着全体旅美侨胞。长期以来,广大旅美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顽强拼搏、艰苦创业。[详细]
-
“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力来自哪里?中国这个昔日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泥足巨人”,一跃成为矢志富强、捍卫和平的“东方醒狮”,其间有着怎样的“复兴密码”?“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14年的抗战史,是一部军队抗战、国家抗争史,更是一部民族觉醒、民众奋进史。正是因为从国家镜像之中看到了自我的位置,在民族中激活了共同体的意识,亿万民众义无反顾投身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洪流。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一扫“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的阴霾,使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当此民族复兴梦想更加切近之际,从历史轨迹中读懂兴衰之道,才能更好激发深藏于民众之中的“复兴伟力”。把人民举过头顶,以百姓之心为心,始终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人民才会坚定不移跟党走。国力孱弱,国防废弛,个人命运便如惊涛中的扁舟,随时可能遭遇灭顶之祸;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每一个体都增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承家国天下命运一体的爱国情怀、凝聚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就定能汇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个体有担当,国家有力量。[详细]
-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
中国梦,不仅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的梦想的总结概括,更充当着新历史时期...
七常委谈“中国梦” -
9月8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
俞正声:谱写中国梦的西藏... -
郭金龙说,70年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华儿女万...
郭金龙:继承先辈优良传统... -
现行宪法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中国精神,既是一部关于爱...
宪法语境下中国梦的三重维... -
“中国梦”的文化表现是通过“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的”这两个功能...
“中国梦”的文化阐释
-
《中国武装特警》——中国第一部以反恐电视...
黎明前的某城市一处废弃厂房内,中国武警某特战大队大队长杨智带领特警队员正在执行一项紧急任务。[详细]
-
《草原上的人们》——新中国第一部草原题材...
《草原上的人们》讲述了内蒙古草原牧民与潜藏的敌特分子展开殊死斗争的故事。[详细]
-
《大河奔流》——第一次出现毛泽东和周恩来...
1958年, 黄河出现特大洪峰,沿岸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抢险抗洪。周总理亲临抗洪第一线指导工作,使人民群 众倍受鼓舞。[详细]
-
《老农民》——农民史诗大剧
该剧讲述了由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改革所引发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关注中国当代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精神世界60年的发展。[详细]
-
2015,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2015年9月3日,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隆重上演于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详细]
-
2009,新中国建国60周年大阅兵
2009年10月1日,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届时,一场隆重盛大的阅兵式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详细]
-
1999,世纪大阅兵
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详细]
-
1984,改革开放再阅兵
1984年10月1日,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人们终于在1959年之后再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阅兵式。[详细]
-
1959,“逢十”大阅兵
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庆阅兵相比,取消了骑兵、三轮摩托车方队。受阅武器装备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详细]
-
1958,民兵方队规模空前
1958年国庆节举行盛大阅兵式。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详细]
-
1957,受阅人数最少 外国来宾最多
这次阅兵国外来宾空前多。应邀来我国访问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在华外国专家[详细]
-
1956,大雨振军容
1956年10月1日国庆节,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国防部长彭德怀在阅兵总指挥杨成[详细]
-
1955,实行军衔制 换装大阅兵
1955年国庆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穿55式军服,佩戴肩章、领章,[详细]
-
1954,五周年大阅兵
为了满足国庆观礼的需要,国家将天安门城楼两旁原有的两座砖木结构临时观礼台,改建成砖混结构的永久性观礼[详细]
-
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的首次阅兵
上午10时,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庆祝典礼正式开始。[详细]
-
1952,首次披露的阅兵照片
这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共和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增长[详细]
-
1951,大阅兵 诸新兵纷纷登场
1951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周年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这一年的阅兵式上,[详细]
-
1950,第一个国庆节阅兵
阅兵式开始。受阅部队以空军和海军学校的学生为前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战车摩托化部队和骑兵。当步兵行进[详细]
-
1949,开国大阅兵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