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报告人:陈树文,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期报告中,报告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与毛泽东思想贯穿起来,从加强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当前文艺创作的现状、以中国精神引领文艺创作等四个方面深入解读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内容生动详实,引人入胜。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着灿烂辉煌的文明,当欧洲还处于黑暗时期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古国了。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重要的力量,我们党的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文艺工作。文艺工作起着引领的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华文化。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作水平,而且能够激励人心,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性是一切进步文艺的显著特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一贯立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就是为人民服务,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大众。人民是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纵观古今,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源于生活、源自人民。离开了人民的文艺是无本之源。<<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等问题。他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报告人深入分析当前文艺创作的现状,列举了一系列当前存在问题的文艺创作,并引出应当怎样引导青年一代的思考,指出我们应当用优秀的作品去引导人、塑造人。<<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重任和时代命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的思想道德基础。追求真善美,是我们文艺的永恒价值。在中华民族每一个危难的历史关头,文艺作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激励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汇聚了一代又一代的传统美德。要以中国精神来引领我们这个时代,使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