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如果把人类的发展史比喻为人类个体成长过程的话,那么支撑人类个体生存的粮食和水,就可以被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当然人类缺了粮食和水是无法生存的。但哪一个更重要呢?我认为是水。水是万物之源,世界上任何物种都是发源于水的。人类的发展更是和水有着深厚的渊源,我国著名的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均是起源于大江、大河之畔。所以,把水比作精神文明是合适的,人类文明之所以能从远古走向现代、从荒蛮走向文明,不正是得益于人类的思想、文化、信仰等支撑人类发展的精神文明吗?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文艺的发展。好的文艺作品可以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更重要的是好的文艺作品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优良品格。

  春风拂面,文艺花开。201410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更多

远山青翠似和氏,文艺座谈沐春风;
中华文艺向何方,社会效益当第一;
轻浮急功与近利,不如潜心精雕琢;
抄袭模仿千篇律,唯有创新才是王;

生命之源在于水,莫要脱离人民意;

形象败坏惹民怨,职业操守要谨遵;

      世间糟粕魂飞散,指点江山习近平。
<<更多

  文化是一种力量,而文艺是文化的通俗表现形式。一个社会最为重要的是它的价值取向;一个民族最为宝贵的是它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则是它的文化传承。世界大势风云变幻之际,中国处在最为关键的发展与变革期。在这个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犹如汪洋之中的灯塔一般,为我们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要创作出一批在思想上精深,艺术上精湛,制作上精良的文艺作品,把它们作为传播中华伟大文化的载体,播撒四方,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力量,感受到中国这条巨龙腾云之时的震撼。<<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