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期报告中,报告人围绕文学艺术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影响我国文艺发展的主要思潮,我国文艺创新发展的路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国文艺创作现状主要思潮和未来发展。报告人指出,文学艺术不仅有教化功能,它对人的精神信念、信仰也有提升作用。因此,文艺工作者十分重要,他们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是有力的推进者。“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应该成为文学艺术的主体价值取向。

  孔子曾经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是对文艺作用和价值比较精炼的解读。报告人指出,文学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文学艺术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能帮助人们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对社会不正之风进行批评;文学艺术也应该承担教化的功能;文学艺术是时代变迁的晴雨表,它以形象的方式概括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各色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思想情感;文学艺术在意识形态当中,是最能够直接捕捉时代精神的;文学艺术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表现;文学艺术是人民精神家园的集聚地。<<更多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有两个词能够概括影响当前文学艺术的思潮:一个是“后现代主义”,一个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大众文化之所以流行,与后现代主义息息相关。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包括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历史学和哲学在内的广泛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助长了非理性主义和大众文化的发展。报告人重点分析了三种影响我国文艺发展的主要思潮: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消费主义。<<更多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任时曾经被媒体问到:“中国的电视机已经出口到英国了,你是否感到危机?”撒切尔夫人一笑,回答道:“等到中国的节目也输出到英国的时候,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在撒切尔夫人看来,在没有输出电视节目或者是背后的价值观之前,中国是不足为惧的。那么,中国的价值观怎样才能走向世界呢?中国的文艺走向世界,必须形成一套自己的新思维、新概念、新理念、新手法。第一,文学艺术必须正面表达时代精神。第二,文学艺术要正视社会问题。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它既能够引领生活,当然也要贬斥生活。第三,传统文化的主体理念可以为我们的艺术走向辉煌奠定基础。“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应该成为今天文学艺术的主体价值取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