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专家观点
- 2015-12-03 16:11:00 树立宪法权威
- 2015-12-03 16:05:00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15-12-03 16:03:00 加强宪法监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 2015-12-03 15:59:25 领导干部宪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 2015-12-03 15:51:24 李海涛:充分认识宪法的作用功能 维护宪法权威
相关评论
- 2015-12-03 14:00:32 以“宪法+所有具体法治工作”全面推进依宪治国
- 2015-12-03 13:59:09 加强宪法监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 2015-12-03 13:48:33 治理老赖,需要执行联动更需司法自强
- 2015-12-03 13:30:16 依法浇铸“服务行政”理念
- 2015-12-03 10:29:07 法治视角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原则
维护宪法权威
- 12月3日 以“宪法+所有具体法治工作”全...
- 10月27日 依法治省当以宪法为圭臬
- 9月9日 宪法语境下中国梦的三重维度
- 8月21日 坚守宪法定位 推进检察改革
- 7月31日 习近平: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超越...
坚持依法治国
- 12月3日 加强宪法监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11月25日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改革与...
- 11月18日 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既不能罔...
- 11月11日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推进依法治...
- 10月29日 依法治国 蹄疾步稳的大变革
增强宪法观念
- 12月1日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
- 11月5日 用法治信仰铸牢军魂
- 10月20日 树立青年大学生的法治信仰
- 7月1日 法律话语与法治信仰
- 4月29日 让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弘扬宪法精神
- 8月28日 重启“特赦”是对法治精神的肯定...
- 7月22日 疑罪从无是法治精神的应有自信与...
- 5月27日 弘扬法治精神的四个着力点
- 5月25日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 5月12日 具有时代特色和法治精神的理性思...
建立宣誓制度
- 7月2日 赋予宪法宣誓更厚重的仪式内涵
- 7月2日 宪法宣誓誓词由65字增至70字 揭...
- 6月26日 公职人员就职为何要向宪法宣誓
- 6月2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6月25日 四大看点解析宪法宣誓制度
捍卫宪法尊严
- 12月3日 加强宪法监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8月20日 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须重视“制...
- 6月12日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任何人都没...
- 2月9日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 1月27日 吉林:发挥宪法在法治国家建设中...
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一、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一九四九年》,也称《共同纲领》,或称临时宪法。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二、第一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九五四年》,也称五四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三、第二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九七五年》,也称七五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是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可参阅“文化大革命”)。
四、第三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九七八年》,也称七八宪法。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
五、第四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九八二年》,也称八二宪法。
八二宪法是我国当前现行现行宪法,并经过了四次修正。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并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二、第一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九五四年》,也称五四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三、第二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九七五年》,也称七五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是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可参阅“文化大革命”)。
四、第三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九七八年》,也称七八宪法。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
五、第四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九八二年》,也称八二宪法。
八二宪法是我国当前现行现行宪法,并经过了四次修正。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并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