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近日,北京市委讲师团组织召开“新形势下宣讲艺术和规律”研讨会。北京市委党校原校委委员、党史党建部主任姚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张新、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郭海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主任韩宇、北京市委《前线》研究部、《北京文化创意》总编助理许海等专家学者,围绕中心议题,分别就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风格和特点、领袖讲话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对理论宣讲工作的规律性启示等方面作了精彩发言。

  做好宣讲工作,把握宣讲艺术、探索宣讲规律非常重要。宣讲既要内容好,还要形式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上百篇重要讲话,涉及到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方面面,讲话所具有的亲和力、感染力、穿透力、传播力,以及高超的宣讲艺术和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是我们做好宣讲工作的典范和榜样,值得认真研究、仔细体会、好好领悟。<<详细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也需要非常深厚的文化修养、理论素养,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具体到领袖语言的大众化方面,就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把通俗性、针对性、生动性统一起来。<<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有威慑力,非常有穿透力,非常有感染力,非常与时俱进,非常务实,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各个职业群体都有指导意义。讲话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经得起推敲。讲话深入人心,没有八股调。讲话既高瞻远瞩,又非常务实,用大实话表达深刻的道理,把非常复杂的问题说得深入浅出。<<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风格的形成,与其丰富的生活阅历、丰富的实践经验直接相关。这对我们的启示就是:要经常接触实践、联系实践,特别是搞理论的人,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加上自身的阅历,讲出的话自然容易引起群众的共鸣。因此,宣讲者本身要有丰富的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善于总结,这样才能在讲课过程中接地气。<<详细

  做好宣讲工作,要紧密联系实际,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要切实了解授课对象的情况,增强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要对授课对象进行“分众”,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说不同的语言,以达到宣讲所需的效果。培养更多层次的不同水平不同领域的宣讲家,并建立相关的宣讲机构或者培养不同层级单位自己的宣讲人员,然后到最基层的地方进行宣讲,就能够做到多层次,广覆盖的宣讲,也能真正做到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详细

  在准确捕捉目标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宣讲要本着真心实意的态度,与目标受众积极互动、营造氛围。在内容方面,要完善讲课的理论框架,思路要理性、清楚,多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理论,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给受众“解渴”。要平等的对话式的与受众互动交流, 注重图、文并茂。注重运用传播学当中的“两面提示”理论、“恐惧诉求”理论、“首因和近因”理论,以达到更好的宣讲效果。<<详细

  宣讲要注意从党史里挖掘出新的事例。除了正面宣传,对谬论要敢于批判,因为理论宣传的过程也是批判的过程。讲成绩,不要夸夸其谈,讲问题,实事求是,做到引导、释疑。新媒体的宣传不能代替传统理论的宣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除了研究原汁原味的中办通报和中央的一些内部文件,还可以研究《人民日报》的社论。同时,也不能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还要注意区分总书记十八大之前和之后的讲话,防止对讲话研究的片面化。<<详细

  从语言学理论看来,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社会性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性的具体语言运用。讲话显然属于语言的运用,其中的特点和艺术可以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回归本质,具有丰富性、理论性、实践性的特点,讲话少了官话、套话,废话,直接论述事物的本质。总书记讲话融合了主流话语、专业话语、大众话语这三种话语方式,实现了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详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