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文化的内容架构非常丰富,包括儒家、道家、佛家、中医、书法、绘画等,儒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而言,儒、释、道三家互相支撑和渗透的文化结构,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及儒家思想。本期报告中,郭继承教授对儒家思想的全貌做一个概括和介绍,并总结出儒家文化的对我们的启迪和教益。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独家视频
专家介绍
  • 郭继承,中国政法大学马列学院副教授,中国国学著名学者,中国思想文化史博士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专家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多个场合谈及儒家思想,2013年11月26日,他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并参观了孔子研究院,随后同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详细

  儒,最初指的是司仪,在社会上有一定文化知识,为人们的婚丧嫁娶等提供服务和指导。但春秋时期,随着孔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出现,儒家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个时候,儒不仅是指有文化有知识的一些人,更是代表了一种精神,成为了文化传承和社会道义的坚守者和传承、弘扬者。儒,人之所需,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儒家作了诸多的指导。<<详细

  孔子出身于败落的士大夫家庭,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刻苦学习,开始入仕。在鲁国,由于治国安民的政策得不到实施和尊重,于是周游列国,前后十四年左右,可谓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甚至几次有生死的危险。但孔子一生所坚守的精神和昭示的智慧,却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需要永远学习和铭记的精神财富。要了解儒家的思想,我们首先要先了解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如果不了解孔子,我们很难对儒家思想进行把握。<<详细

  孔子的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论语》中。《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经典文本。《论语》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体现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其中包含人生的追求、道义的坚守、做人的态度、中道的智慧等多方面内容。孔子曾多次告诫学生:“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就意味着孔子思想内部贯穿了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详细

  孔子有很高的境界与智慧,那么,我们怎么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境界呢?孔子做了回答:“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我想做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我就能做到。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其传达了中国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大智慧。这也代表了中国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精神。<<详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专家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孔子一生的成长中吸取智慧,把孔子当做一个标杆,当做一把尺子,来与自己对照,查找自己的缺失。<<详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