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北京建设——新思路和新重点
——2016年北京市“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 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四场
精彩观点
  •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发展有何新思路?

    为了推动资源的均衡发展,在“十三五”期间也在考虑如何把城区内的资源疏解到城市功能的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向生态涵养区发展,这样使全市卫生资源布局更加合理。再一个促进京津冀卫生计生的协同发展,包括在人才方面的交流、技术方面的合作...[详细]

  • “十二五”期间北京医疗卫生改革成效显著:探索“5+2”

    北京在“十二五”期间调整基本药物范围,现在基本药物数量已经达到699种,在全国来说不是最高的,但是也是相对比较多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居民能够在社区基层方便用药,而且解决自己主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详细]

宣讲家网特别推荐
“十二五”期间健康北京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与成效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着力提升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服务效能,优化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外部支撑条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在增进人民健康、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健康北京建设扎实推进。

1.居民健康水平实现新跨越。

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4.医疗卫生资源结构持续优化。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6.生育政策更加完善。

7.卫生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8.中医药服务特色更加彰显。

9.公共投入显著加大。

10.有利于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北京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举措
北京卫生计生系统对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的应对

   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市城市副中心的战略部署,北京市通过整体或部分搬迁、办分院、对口支援、共建共管等方式,推动一批中心城区医院向郊区和资源薄弱地区建设分院,同时压缩原址医疗规模,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从市中心向资源薄弱地区疏解和发展,从而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积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人才交流、技术协作、信息互通等方面加强三地合作,建立健全区域内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做好冬奥会卫生保障筹备工作。进一步提高三地卫生计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和协同性。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在医疗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重点
   北京市将加强重大疾病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层次公共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临床合作。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转化,发展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全力打造区域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集群,如神经科学、心肺血管科学、骨与运动医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内分泌代谢学等等。扩大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集群。发挥品牌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区域内学科发展实力和建设水平。推动医学技术向个体化、微创化等方向发展。深入实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和首都卫生科技发展项目,开展提升重大疾病综合防控能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卫生计生软科学和管理政策研究,建设高水平的智库,助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十三五”时期健康北京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北京卫生计生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计生资源配置。主要健康指标有望保持领先水平,人均期望寿命预期在“十二五”期末的基础上提高0.5岁,超过82.4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0‰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1/10万以内。深入做好传染病防控和慢病防治工作,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70/10万以内,高血压患者规范服务率和糖尿病患者规范服务率超过80%。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孕产妇系统服务率超过97%,儿童保健系统服务率超过95%,老年人健康服务率超过70%。优化计生服务,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户籍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99%以上。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千人口床位数控制在6.1张,严格控制公立大医院扩张规模,原则上医院单体规模控制在1500张床位以内,超过该规模的要进行拆分,以改善可及性和提高规模经济效率。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北京将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夯实基层卫生,强化公共卫生、发展医疗保障、优化公立医院,促进社会办医。公立医院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中之重改革,要从落实政府的领导、保障、管理、监督四方面责任入手,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性,提高公益性。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使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和服务行为更加符合社会期望。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把财政投入政策和收费补偿的价格政策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联调联动,将政府的公共投入转化为百姓切实感受到的效果上来。全面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医药分开,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实行零加成,规范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实施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购入成本。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壮大医疗联合体,理顺管理和运行机制,使多数疾病能够在医疗联合体内部得到诊断治疗和康复,方便公众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