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网络体系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2016年北京市“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 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五场
精彩观点
  • 打造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一小时通勤圈 一小时商务圈

    我们对整个未来京津冀地区也提出几个设想,一个是一小时通勤圈,还有一小时商务圈,都是依托公路网,一个研究大货车绕出。进到北京,我们希望从承德这个地方沿着绿线直接下来绕出北京,今后的货运能够直接从这个方向直接到天津港,这样公路网格局就会更加优化。[详细]

  • 北京市八大措施打造“十三五”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我市作为内陆城市,将依托津冀港口群促进我市无水港与天津河北出海港口的协同发展,打造北京便捷出海口,并不断优化完善我市无水港的集疏运体系,提升综合运输能力。[详细]

宣讲家网特别推荐
  • H5: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与目标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详细]

  • 一图看懂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与目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先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更好地支撑区域的协同发展以及在人口密集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详细]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的目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发展目标按照时间分为近期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2017-2020:区域交通一体化取得重大成效,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京津保地区1小时交通圈;消除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环京津贫困地区交通状况根本改观,实现高等级公路全覆盖,有效疏解北京过境交通;港口、机场协同效应明显增强,集疏运条件显著改善;交通智能化程度跃上新台阶,一体化服务格局基本形成。

远期目标(2020-2030:基本形成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和一体化服务格局,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整体服务水平、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第一层——干线铁路网

   主要依托目前既有的铁路,负责沟通150公里及以上的区域。2016年,以北京为中心的计划表已经排开。京张高铁、京沈高铁正在施工。这些铁路线将加密三地间的沟通。如京沈线将增加北京怀柔和密云站,从密云“进城”只需一刻钟。京张铁路则在延庆加支线。

第二层——城际铁路

   用于快速连通京津冀主要城市群,最佳运行距离是70到150公里。京津冀规划的城际线网总规模3796km,2020年城际线网规模达到1355km,2030年城际线网规模达到3172km。规划形成“鲲鹏展翅 两翼齐飞”的城际线网形态。京唐、京滨两条城际铁路预计2016年上半年全线开工,2020年通车。

第三层——市郊铁路
   也称市域铁路和区域快线等。这些线路将主要解决3070公里出行需求。如S2线、平谷线、S6线等。S2已于2011年交付北京市政府运营,市民可采用一卡通刷卡乘车;平谷线力争2016年开工;S6线是首都机场和新机场的联络线,目前已开展前期研究。
第四层——地铁

   即“城市轨道交通”。主要解决短途通勤的需求。截止目前北京市轨道运营里程已达到554公里,计划有20个项目开工建设,在建里程达到393.9公里。到2016年底我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574公里;2020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达到900公里,实现中心城区平均每700米到1000米就有一座地铁站。

在“十三五”期间建设高速公路交通网方面的重点工作

   北京市将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提升国省干线技术等级,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截止2015年底,我市高速公路里程为981公里,目前已建成京哈、京沪、京港澳等6条放射状高速公路及北京为起点的11条国道,还将继续打通京台、京秦等高速公路“断头路”。此外,密涿高速(大兴通州替代线)、兴延高速、延崇路、国道109提级改造、承平高速等重点项目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道路互联互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
   北京新机场作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是启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将带动北京南部地区及津冀毗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周边城市与新机场的顺畅衔接,对于满足北京地区航空需求,增强我国民航竞争力,更好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和新机场区域临空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交通委在新机场建设中主要负责外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五纵两横”中的高速公路以及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同时交通委还负责新机场建设过程中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相关建设项目均在2019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