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7年的地位与作用
从经济政策体系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位是发展战略,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属性定位是“战略”。同时,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核心是做好七件事:坚持稳中求进、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主攻方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完善和巩固主攻方向,就要坚持以下行动要求:一是要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二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与行动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因此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就是要解决好经济循环不畅,化解结构性失衡,从而匹配需求结构。要完成这些要求,就要付诸行动。行动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条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梁八柱”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表现有三点:一是对“三去一降一补”的内在结构进行由表及里的概括;二是明确“三去一降一补”的内在构成属性——是手段,而不是目标;三是对“三去一降一补”的内在构成政策措施提出要求,必须要实现一体化的突破和发展。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卞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与展望
郑建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
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徐奇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
加强宏观战略定力 保持经济稳中向好
许正中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进展和成效
卞靖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 -
2019年经济政策走势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施红 中共中央党校发展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
稳定预期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杜飞轮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室主任 -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卞靖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研究员 -
2018年经济工作思路和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
王昊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
稳中有进,稳中有为——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十个突破
张鹏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与深化 ——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三次会议解读
卞靖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研究员
-
徐祥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发布,将聚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主题词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重点之一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详细]
-
张鹏: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有两个重要主题:一是进一步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改革;二是让经济发展回到实体经济轨道上来,实体经济要追求质量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经济新常态的稳定,使中国经济形成面向未来的支撑性力量。国家财政部财政研究院研究员张鹏做客宣讲家,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出全面解读,敬请观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