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谈抗战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抗战,梳理总书记有关抗战的重要论述,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习近平谈爱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总书记对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感受那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
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的这些箴言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各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复杂,战争威胁始终挥之不去。“和平发展道路”怎么走?习近平在国内外各大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
74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了!
74年前的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也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
-
“七七”事变——全国抗战的爆发点
报告人:王东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评论-
在抗战的伟大胜利中走向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详细]
-
共绘“一带一路”工笔画 共享和平发展新硕果
从特点而言,“一带一路”主要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而不是资本全球化;从发展方向而言,“一带一路”是包容性的而不...[详细]
-
在缅怀烈士中追寻初心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告诉记者,抗战馆自建馆以来,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3300余万人次。加强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详细]
-
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修课(人民论坛)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
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
让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精神力量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
-
绝不放任历史虚无主义对英烈的诋毁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中华民族勇敢前行,不惧任何挑战。中国有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详细]
-
深刻认识伟大民族精神
-
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底气和根本力量
-
英烈保护法维护中华民族精神大厦
-
激发起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磅礴伟力
-
为伟大民族精神注入不竭青春能量
-
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砥砺前行
-
伟大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1945年日本天皇裕仁广播投降诏书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宣布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前一天,日本天皇召集会议,最终议定接受无条件投降,并决定起草向日本国民公布的诏书。 当晚8时30分,诏书定稿。23时,裕仁签名加玺,经各大臣副署,完成公布手续。[详细]
1942年中国组建远征军开赴缅甸
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月25日,中国组建远征军开赴缅甸,与盟军协同作战。[详细]
1939年向西防御,向东发展,开辟苏北
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确定华中新四军的战略任务为:向西防御,向东发展,开辟苏北。[详细]
1938年台儿庄战役
4月7日中国军队取得在山东峄县台儿庄战役胜利。[详细]
1937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详细]
1931年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奉天(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 的决议》,号召东北人民组织抗日武装,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详细]
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