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30 建立规范透明有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融资机...
- 6.23 胡鞍钢: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
- 6.23 社会治理创新中政府的正面清单
- 6.20 简化增值税率与营改增同步推进
- 6.20 深化行政改革,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 6.19 继续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6.17 人民日报评论员:蹄疾步稳,保持好耐力
- 6.17 “紧、细、实”狠抓改革落实实效
- 6.17 充分认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性紧...
- 6.17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之意蕴
-
刘川生: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思想教育工作——北京高校党委书记论坛
-
马骏:改善公司治理 推进国企改革
-
郭春丽:我国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政策走向
-
郭玉良:取信于民的三要素:讲原理、维公理、重法理
-
许耀桐: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深化改革开放,开启中国经济新“黄金十年”
-
如何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
陈锡文:当前农村工作改革的主要任务及核心问题
-
陈锡文:三农工作成果及问题破解新思想新方法
-
张维维:深化改革、 抓住战略机遇期,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落实深化改革(下)
-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落实深化改革(上)
-
周小川:金融活动切忌脱离实体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下)
-
周小川:金融活动切忌脱离实体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上)
-
马骏:改善公司治理 推进国企改革
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到,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核心思想就是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要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制度。[详细]
-
郭春丽:我国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政策走向
2014工作重点和去年以及往年的都有什么不同? 7.5%的GDP增长速度是以什么为条件来确定?总理提到了九大方面的任务是哪些?报告人为我们梳理了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去年工作的总结、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安排以及重点工作任务的内容。[详细]
-
高虎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落实深化改革(下)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准确的判断,对我国深化改革的高度的政治自觉。[详细]
-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落实深化改革(上)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准确的判断,对我国深化改革的高度的政治自觉。[详细]
-
刘川生: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思想教育工作-北京高校党委书记论坛
无论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推进党建创新,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详细]
-
陈宝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有关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组织保障、机制保障、制度保障。[详细]
-
靳诺:注重五个结合,积极践行群众路线
本报告是靳诺在北京市高校党委书记论坛的发言报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式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详细]
-
祝灵君:谈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
今天我介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党在历史上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二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如何做。这两个问题都是摆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最现实的问题。[详细]
-
张希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探索新三十年党群之路
自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第一批中央和各省、部委及部级大型国有企业的教育实践活动已成功进入收官阶段,到了最后总结整改提高的阶段。[详细]
-
郭建宁:改革开放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郭院长详细阐述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心得体会,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群众路线重要性的强调,提出了“人民至上要体现为发展的科学性与包容性”这一独到观点。[详细]
-
白春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详细]
-
韩春晖:以法治呵护公共精神成长
公共精神,是指个体以作为社会成员的公民立场来参与国家治理的决策、实施和监督的过程,释放自身应有的正能量。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公民的公共精神无疑是国家治理能力中最为能动的要素,需要得到依法培育、保护和发挥。[详细]
-
黄益平: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点关注金融改革
在未来的十几年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联网等技术性的因素、市场性因素、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些改革的决定,即制度性的因素。[详细]
-
林双林:财政改革宜增加中央支出 控制地方债务
基本养老全国统筹后,我国中央政府直接支出会增加10个百分点。以2012年为例,中央财政支出会提高到25%左右。随着经济发展,中央政府承担的社会福利和扶贫责任将会增加,中央政府的直接支出将会逐步增加。中央直接惠民,会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详细]
-
林毅夫:经济竞争力要重“结构性改革”
经济的结构改革必将成为世界性命题。中国已经有了优秀的改革蓝图,如果执行到位,有利于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番目标[详细]
-
余爱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促进生产力解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同时也会带来思想的多样化,使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主心骨,才能使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全面深化。[详细]
-
成思危:制度创新是改革的红利之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充满了制度创新、充满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的政策决定,我想就可以逐步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详细]
-
汤维建:为什么要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公正、廉洁、高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近年来,在司法改革中,围绕着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制度建设,围绕着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已开展的大力完善职业准入制度、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改革经费保障体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等[详细]
-
徐绍史:以资源性产品为重点 全面深化价格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和冲锋号,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详细]
-
张卓元:中国改革新逻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后,财新《中国改革》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教授,请他就《决定》中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主要内容作了阐释和解读。[详细]

-
政治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详细]
-
行政体制改革下一步: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纵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行政体制改革渗透于五位一体的体制改革之中,是五项体制改革的公因子,既是五项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支撑与保障,从中更可看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下一步方向。[详细]

-
财政改革宜增加中央支出 控制地方债务
基本养老全国统筹后,我国中央政府直接支出会增加10个百分点。以2012年为例,中央财政支出会提高到25%左右。随着经济发展,中央政府承担的社会福利和扶贫责任[详细]
-
财税改革,改变了什么?
此次,《决定》提出,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对此,胡怡建认为:“一些生活性服务业态逐步趋向高档化、奢侈化,如高档娱乐消费[详细]

-
黄益平: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点关注金融改革
在未来的十几年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联网等技术性的因素、市场性因素、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些改革的决定,即制度性的因素。[详细]
-
开放是金融改革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金融市场的改革同样如此。只有改革,才能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只有开放,才能成就现代化的中国金融市场。[详细]

-
李义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一场革命
能反映真实经济信息、反映供求关系的市场上真实价格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就是前文论述过的市场经济的制度载体,其中关键的是,健全的微观主体和不受干预的[详细]
-
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的“个性化”改革
国务院日前公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解析称,《规划》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详细]

-
姜大明主持召开第20次部长办公会研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思路...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中央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详细]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详细]

-
城镇化建设面临利益难协调阻力 户籍改革将有突破
2014年户籍制度与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将有部分突破。作为城镇化重头戏的土地改革2014年仍将处于探索阶段。[详细]
-
公安部副部长:户籍改革复杂点是和各种利益挂钩
户籍制度改革,一定要与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相结合。因为我们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其实是两元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如果仅仅是作了户籍制度改革,而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详细]

-
国企改革“管资本”利好经济发展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思路更加强调“管资本”,这有利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中国经济整体而言,随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红利得以释放[详细]
-
国企改革 助推中国汽车业发展进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余音未了,其改革的方向已经有了具体的落实。日前,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引入外部投资者的相关工作已完成,这也是我国大型国有车企又一资本市场的运作。[详细]

Copyright © 宣讲家 | 客服服务热线:010-84195119 1316140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