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公众期盼已久的养老金并轨改革,终于以国务院下发《决定》的形式正式推开,饱受诟病多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分道运行的"双轨制"终于有望得到比较彻底的解决。本期话题围绕《决定》,从总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从机关与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到促进社会公平等一一展开,宣讲家网邀您一起关注。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级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应切实加强基金征缴,做到应收尽收。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推进。【详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由原来的统收统支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被赋予用人和工资分配的充分自主权。在这一背景下,再延续企业自管职工退休的制度,难以适应市场平等竞争的需要,也无法为广大职工提供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障,由“企业保险”转向“社会保险”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和行业对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探索,先后有28个省区市开展了局部试点,全国约2100万人参加。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部分科研院所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启动“事业转企业”改革。2008年,国务院决定在5个省市先行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这些改革取得了一些局部经验,为全面实施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详细】
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国务院改革决定还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此举将保障改革人群的新养老金水平不低于现有水平。
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缴费和发放都基本一致,“体制内人员”以前的完全吃财政饭,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单位、个人、政府共担的新机制。【详细】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社保专家表示,新规仅实现了制度上的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间的养老待遇差距还将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但新规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中“老人”“中人”养老待遇将不会降低,而“新人”养老待遇或将微降。【详细】
社保专家表示,新规仅实现了制度上的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间的养老待遇差距还将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但新规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中“老人”“中人”养老待遇将不会降低,而“新人”养老待遇或将微降。【详细】
《决定》指出,将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提出,现在国家对于养老金待遇的调整是采取提低还是压高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低指的是提高低待遇的一方来拉平差距,压高则指的是降低待遇高的那一方来与低的持平。顾骏认为,调低公务员养老金待遇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靠提高低的那一方的养老金来拉平差距。【详细】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提出,现在国家对于养老金待遇的调整是采取提低还是压高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低指的是提高低待遇的一方来拉平差距,压高则指的是降低待遇高的那一方来与低的持平。顾骏认为,调低公务员养老金待遇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靠提高低的那一方的养老金来拉平差距。【详细】
在养老金并轨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养老保险,但退休后的养老金标准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因此,“待遇差”问题一直备受诟病。有统计显示,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比例)超过80%,个别甚至达到100%。而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则在50%以下。那么,在养老金并轨后,企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会缩小吗?
李实表示,随着改革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此外,两者之间养老金待遇的差距缩小不在于降低公务员养老金,而在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要通过“提低”的办法来缩小差距。【详细】
李实表示,随着改革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此外,两者之间养老金待遇的差距缩小不在于降低公务员养老金,而在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要通过“提低”的办法来缩小差距。【详细】
改革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妥善处理改革前后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平稳衔接。对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继续按原来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保持已有待遇不降低。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实行新制度,建立新机制。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基本养老金中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再加发过渡性养老金。同时建立职业年金,以更好地保证退休待遇。
并轨后,不同性质单位和各类岗位的基础养老金将趋同,待遇差别主要体现在与单位效益和个人绩效直接挂钩的职业年金。个人贡献的多少与将来的待遇产生关联,不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详细】
并轨后,不同性质单位和各类岗位的基础养老金将趋同,待遇差别主要体现在与单位效益和个人绩效直接挂钩的职业年金。个人贡献的多少与将来的待遇产生关联,不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详细】
近年来,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开始实行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部分地区还开展了公务员聘任制试点;事业单位也正在加快分类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建立统筹互济、社会化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分散单位的退休费用负担,维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形成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的有力制度保证。
将现行退休费计发办法改为按缴费水平、缴费年限确定基本养老金待遇,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进一步增强激励性。【详细】
将现行退休费计发办法改为按缴费水平、缴费年限确定基本养老金待遇,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进一步增强激励性。【详细】
新年伊始,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启动。不回避难点,不拖延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改革的勇气和诚意,体会到了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对未来的改革更加充满信心。改革回应民众关切,彰显公平正义。
养老保险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从不缴费变为缴费,缴费比例与企业养老办法相同,待遇计发办法与企业养老类似。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双轨制下“待遇差”的矛盾将逐步得到化解。社会保险将更好地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发挥“稳定器”的作用,让所有参保者安享晚年。【详细】
养老保险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从不缴费变为缴费,缴费比例与企业养老办法相同,待遇计发办法与企业养老类似。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双轨制下“待遇差”的矛盾将逐步得到化解。社会保险将更好地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发挥“稳定器”的作用,让所有参保者安享晚年。【详细】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养老金“并轨”改革决定的公布,迈出实现公平养老的关键一步。一方面,这关键的一步着实不容易,凸显中央回应社会期待、力促养老公平的改革决心;另一方面,改革刚刚起步,还有一系列配套制度政策急需完善细化,确保改革稳妥推进,顺利落地。
此次国务院公布的改革决定,显示了中央动真格的改革决心。“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改革设想突出了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综合平衡前后左右的各种关系,如强调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避免单独对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引起不平衡;强调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保证改革顺利推进。【详细】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相关阅读
- 08-07 杨建海: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意义...
- 06-14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
- 06-13 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
- 06-12 李克强:切实做好中央调剂基金筹...
- 01-23 习近平: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
- 11-29 接力改革,为养老加上安全阀
- 11-18 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
- 10-23 代缴贫困人员养老保险费体现兜底...
- 07-0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
- 04-14 胡继晔:社会保障征缴的税费之争...
- 11-04 聚焦养老金市场化运营三大焦点
- 09-26 补齐养老保障这块“短板”
- 09-08 钟超:个税改革的公平逻辑
- 03-24 图解:社保缴费要降了!这有你想...
- 03-17 “老有所养”不会是一句空话
- 03-01 高龄民工养老问题的出路在哪儿?
- 02-24 养老金统筹账户继承应划定路线图
- 02-23 积极推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改...
- 02-22 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
- 02-17 政府与市场合作治理建立多层次养...
- 02-04 “以房养老”单靠市场还不够
- 01-21 养老金制度改革:从多元走向一元
- 01-18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
- 01-13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
- 12-18 中国养老金融制度改革如何走出正...
- 12-15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亟...
- 12-07 养老保险应兼顾“可及性”和“激...
京ICP备1300262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719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293号
Copyright © 宣讲家 | 客服服务热线:010-84195119 13161404371
Copyright © 宣讲家 | 客服服务热线:010-84195119 13161404371